那个让阿根廷又爱又恨的9号
2014年巴西世界杯决赛第47分钟,伊瓜因接克罗斯头球回传失误单刀突入禁区,却在数百万观众注视下将球踢偏。这个瞬间成为他职业生涯的转折点,也让"小烟枪"的绰号从此被赋予了复杂含义。
"我永远不会忘记马拉卡纳球场的草皮味道,那种混合着希望与绝望的气息。"——伊瓜因在自传中回忆
从天才少年到国家英雄
2009年10月10日,22岁的伊瓜因在世界杯预选赛对阵秘鲁时上演帽子戏法,帮助阿根廷锁定世界杯入场券。时任主帅马拉多纳激动地将他比作"新巴蒂斯图塔",河床出道的青涩少年就此踏上巨星之路。
- 2010南非世界杯:4场4球,包括对韩国的帽子戏法
- 2014巴西世界杯:7场1球,决赛错失关键机会
- 2018俄罗斯世界杯:4场0球,赛后宣布退出国家队
争议背后的真实数据
尽管备受指责,伊瓜因仍以75场31球的成绩位列阿根廷历史射手榜第四。在世界杯赛场,他共参与三届赛事,出场15次攻入5球,这个效率其实优于同期许多顶级前锋。
关键数据对比(世界杯)
球员 | 出场 | 进球 | 每球耗时 |
---|---|---|---|
伊瓜因 | 15 | 5 | 198分钟 |
阿圭罗 | 11 | 2 | 352分钟 |
如今在迈阿密享受退役生活的伊瓜因,终于能平静地看待那段岁月:"穿着蓝白条纹衫的每一分钟都是荣耀,即便伴随痛苦。"对于阿根廷球迷而言,或许时间终将冲淡那些遗憾,留下的是那个曾在世界杯赛场为潘帕斯雄鹰奋力拼搏的身影。